新闻动态
   首页» 分党委»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澳门新葡京威尼斯师生赴陕西延安开展“弘扬延安精神 加强作风建设”实践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2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弘扬革命文化,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2025年4月18日至20日,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官方网站组织30余名师生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开展“弘扬延安精神 加强作风建设”实践研学活动。通过走进革命圣地,寻访红色历史故事,追忆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弘扬践行延安精神,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青年中赓续不绝、代代相传。


1.JPG


18日上午,师生前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参观学习并体验安塞腰鼓文化。师生们充满激情、认真学习,甩起鼓槌,跳起跨步。当鼓棒敲击鼓面,当口号充满斗志,师生仿佛体会到了陕北人民的坚韧与不屈。师生顺利学会并出色地完成了腰鼓的展示演出,在切身学习和体验中,感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4.JPG


随后,师生来到宝塔山。徒步登至山顶,九层宝塔屹立山峰之上。宝塔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是延安城的定城之塔,也是革命抗战年代的守护之基。塔边,一口明代铁钟悬于亭中,悠悠钟声随风起,如闻历史之声。在山顶向下遥望,延安老城区尽收眼底;凤凰山、清凉山左右环抱,延河、南川河二水环绕。“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此情此景,让师生心潮澎湃,齐声诵读起《回延安》,与那段伟大的革命历史对话。


5.JPG


18日下午,师生前往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在中央大会堂的楼墙下,师生认真聆听教学故事《刘少奇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随后,师生参观了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等红色革命场所,亲临中共七大会议旧址,走近老一辈革命者的旧居。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先后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多篇光辉著作,领导了边区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也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针对斯特朗的提问自信回答:“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而陈嘉庚访问杨家岭后表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如今,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师生更需从七大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奋斗华章。


10.JPG


18日晚上,师生集体观看专题教育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片中展现出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与行动,展现了八项规定实施后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通过观看专题教育片,师生深化了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思想上受到了洗礼,党性上得到了淬炼。


12.JPG


19日上午,师生来到南泥湾参观学习。昔日的南泥湾,荒无人烟、荆棘遍野,然而通过战士们的辛勤开垦,这里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在《大生产运动与南泥湾精神》的教学故事中,师生仿佛亲身看到八路军三五九旅是如何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肥沃的田野、整齐的田垄背后,是当年战士们挥汗如雨、垦荒劳作的场景;那一排排窑洞、一片片农田,都蕴含着伟大的南泥湾精神,默默讲述着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在炮兵学校旧址,师生无不为战士们的坚韧毅力与乐观情怀所打动。牢记这段历史,弘扬南泥湾精神,是青年一代奋勇前行的重要前提。


14.JPG


19日下午,师生来到王家坪革命旧址参观学习。这里展示了人民军队从弱小走向强大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全国解放战争初期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师生们先后参观了军委礼堂、作战研究室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周恩来、王稼祥等革命先辈的旧居,亲身体会了革命先辈们居住办公的环境;低矮的土墙、简陋的木桌、煤油灯熏黑的窑顶,无一不在诉说着当年的艰辛。在军委礼堂庄重的氛围中,讲解员讲述了领袖的家风故事《毛泽东与毛岸英特殊父子情》。“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既承载着主席的舐犊情深的温暖,更镌刻着革命者舍小家为大国的家国担当,伟人领袖将红色家风镌刻进民族血脉的永恒印记。


17.JPG


随后,师生来到满载史册的延安革命纪念馆。一踏入广场,便可看到毛主席雕像屹立广场中央,仿佛一直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进入馆中,师生深入学习革命历史,寻访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程,在馆藏和讲解中寻找答案。听着讲解、看着一幅幅历史画卷般的珍贵照片,仿佛置身于延安那十三年革命岁月,与照片中的革命先辈们进行着无声的对话。从大生产运动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豪迈气概,到面对敌人封锁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讲解员深情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让师生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镌刻在黄土地上的信仰,为新时代的我们战胜困难、开拓进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JPG


19日晚上,师生开展团建活动,将延安研学内容、红色文化知识与有趣的游戏相结合,在玩中学、学中用、用中思。每组师生都满怀激情、大展身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勇于表现自我。通过丰富火热的团建活动,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联结,更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应用,有利于促进师生们对研学旅程的所思所悟。


21.JPG


20日上午,师生来到枣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怀着严肃而崇敬的心情,师生们有序走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先辈曾经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感受伟人们在延安时的艰苦生活,感悟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从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到军委作战室,从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到五位书记的铜像雕塑,师生们心中涌起无限敬仰与感慨:“我们必须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先辈们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守护好!”


23.JPG


随后,师生们前往参观延安文艺纪念馆,领会艺术工作者为什么在抗战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力量。馆内展示了鲁艺发展的历史轨迹,从鲁艺初创到培养造就大批文艺人才,涵盖美术、音乐、木刻、戏剧等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和革命文艺作品,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师生们重温黄河大合唱,唱响时代战歌,于歌声中感悟时代精神。


26.JPG


20日下午,师生来到习近平总书记曾下乡插队度过七年知青岁月的梁家河知青旧居,寻访奋斗之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旧居门前,师生聆听教学故事《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和他的群众观》,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奋斗历程,走进窑洞炕头、田间地头,亲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质朴初心,深切体悟到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的梁家河精神。师生党员在梁家河村史馆门口庄重地重温入党誓词,勇担党的初心使命,誓做有思想觉悟、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先锋。


29.JPG


实地走、亲眼看、切身悟。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学院师生深刻感受到了延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增强了党性修养,强化了党员作风。学院师生将继续厚植爱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加强作风建设,以自身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7.JPG